武汉为明学校艺术中心教师展示“智慧”课堂
聚焦生本课堂 助推教师成长
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,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武汉为明学校艺术中心于11月15日至12月3日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公开课活动。此次活动共展示16节课,包括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。教师们积极备课,认真钻研教材,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。每堂课精彩各异,充分展示了为明教师的个人素养,教学风采。小学部校长徐宇珊、小学部德育主任曲笑言、艺术中心主任张艺如带领全体艺术中心教师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。
“音”你而精彩
高中张磊老师的《1812序曲》,以历史时间、事件为主线,引导学生捕捉音乐中的情感,了解其创作手法,在聆听音乐与分析音乐的过程中熟悉音乐脉络,从而轻松达成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的教学目标。
初中王冲老师讲授《伏尔加船夫曲》,学生通过欣赏相关美术名画了解作品创作背景,课堂乐器排箫的吹奏引出了作品的音乐动机,在深沉优美的男低音歌声中学生获得“音乐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”的积极体验。
《美丽的黄昏》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二声部轮唱歌曲。陈莉老师以歌曲旋律为师生问好的发声练习,学生分别在教师指导下演唱两个声部的歌谱,熟悉轮唱的演唱顺序,达到和谐统一的声部效果。
马菁竹老师执教的《小蜻蜓》运用微课等教学媒体指导学生在唱、奏、演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歌曲,同时明白爱护益虫、做环保小达人的道理。
李甜甜老师的《大海》一课,她清甜优美的范唱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,学生在模仿老师的声音动作以及闯关游戏中快乐地完成了学习任务。
吴丽晖老师的《童心是小鸟》一课,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,充分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,学生在美好的音乐情境中学得愉快、学得轻松。
郭磊老师执教的《叮铃铃》,以生活中的铃声引申到歌曲中的铃声,指导学生以情带声,在师生合作、生生合作的活动中逐步学会歌曲。
殷人冰老师的《送别》是一节器乐课,学生用排箫吹奏歌曲的两个声部,并结合编钟进行合奏,不仅获得了合作的体验,也体会了民族乐器的魅力。
美术润心灵
高中美术周光蕊老师的《新的实验》,列举众多艺术家为扩大艺术的受众而作出的一系列的实验和创作,引导学生理解现代艺术,拓宽了学生的视野。
施协情老师讲授《大自然的色彩》,围绕生活中的颜色,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探究和兴趣,在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进行创作。
刘庆老师的《机器人》以小小机器人的发展为主线,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与机器人的协作关联,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了形态各异的设计作品。
李佳文老师的《谁画的鱼最大》一课中,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神秘的海洋世界,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,认识和了解了鱼的外形特点,创作独具匠心的作品。
陈峥老师执教《大树的故事》,学生在绘本故事中仿佛走进森林,感受在动物的陪伴下大树身上发生的有趣故事。在老师的指引下,学生能够自信又快乐的分享自己的作品。
《色彩明度》一课中,石玉老师带着学生认识基本颜色的明度变化,欣赏多种创作方法的优秀作品,在实践中就感受到色彩明度的艺术魅力。
邓强老师执教的特色陶艺课《笔筒(单环盘制法)》中,学生初步了解了单环泥条盘制法的制作技法,也能用该手法创作出实用的笔筒。
朱建娇老师执教的《多姿多彩的靠垫》一课,引导学生感受靠垫美化装点生活的作用,帮助学生建立“学以致用”的设计理念,体会用艺术装点生活、服务生活的意义。
公开课结束后,音乐和美术教研组进行了多次评课活动。此次活动的开展,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意识,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,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共同成长。